top of page

As you grow older, you will discover that you have two hands — one for helping yourself, the other for helping others.
「隨著年齡增長,你會發現自己有兩隻手,一隻用來幫助自己,一隻用來幫助他人。」
Audrey Hepburn(奧黛麗赫本)


農村的香氣:芳療與藥草在地應用小知識
當我們走進農村,常常還來不及看見遠山、感受田野,就先聞到空氣中一絲淡淡的香氣。那可能來自剛摘下的迷迭香,也可能來自曬在曬穀場上的艾草。香味,是農村生活裡最自然的一種療癒方式,也是一種我們與土地連結的感官記憶。 對於正在尋找健康、療癒生活方式的中高齡朋友來說,芳療不只是都市S...


住一晚換一種生活:銀齡輕奢旅宿體驗紀實
——走進埔里木沐悠嵐飯店,與自然共呼吸的健康旅程 對於許多都會中的銀髮族而言,旅行早已不再是追求熱鬧的打卡行程,而是一場「讓身心重新呼吸」的深度體驗。位於南投埔里鎮的【木沐悠嵐飯店】,正是一間專為注重健康、品質與生活節奏的中高齡族群而設計的輕奢旅宿空間。這裡沒有華麗喧囂,卻...


在木沐悠嵐,慢下來,剛剛好
當我們談到「旅行」,對於許多中高齡朋友來說,不再是走馬看花的行程,而是「用心感受生活、用身體擁抱自然」。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既舒適又安心,能真正放慢腳步、深度體驗鄉間療癒氛圍的地方,那麼位於南投埔里鎮的 木沐悠嵐,會是你的理想選擇。 銀齡族群專屬的貼心設計...


銀髮用藥三原則:你真的知道自己每天吃了什麼嗎?
「這顆白色的是血壓藥,那顆粉紅色是睡前吃的…」
許多中高齡朋友每天按時吃藥,卻未必知道自己到底吃了什麼、為什麼吃,甚至也不確定該不該繼續吃。尤其是外出旅遊或參加社區活動時,常常忘記帶藥、搞錯時間,更可能因環境變化導致漏服或重複服用。
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,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天服用超過5種藥物,所謂的「多重用藥(Polypharmacy)」問題日益嚴重。不當用藥不僅造成身體負擔,也容易出現藥物交互作用、副作用等潛在風險。
因此,為了幫助銀髮族活得健康、旅得安心,我們整理了銀髮用藥的三大原則,同時搭配實用的「健康旅行備藥指南」與「服藥提醒建議」,讓你在家或在路上都能照顧好自己的用藥安全。


肌少症你我他:為什麼到了60歲肌力會掉一半?
「我不是吃很多,為什麼還是覺得越來越沒力氣?」「以前爬樓梯輕鬆,現在走兩層就喘了……」
這些現象不是單純的「老了」,而可能是身體正在悄悄發生的變化——肌少症(Sarcopenia)。
根據國際肌少症工作小組(EWGSOP)定義,肌少症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而造成的肌肉量減少與肌力下降,會影響日常生活能力、增加跌倒與失能風險。研究顯示,人從40歲開始肌肉量每10年下降約8%,60歲後下降速度加快,甚至可達每10年15%。 換句話說,60歲以上若不積極維持肌力,有可能到70歲時,肌肉量只剩下年輕時的一半。


一口咬得動的幸福:如何辨識與預防咀嚼退化
在愈來愈重視高齡健康的時代,我們談肌力、談關節靈活、談心肺功能,卻常忽略了一個每天最基本、卻極為關鍵的能力──咀嚼。當你能輕鬆地咬下一口清脆的蘋果、吃完一塊帶筋的紅燒肉、暢快地在旅途中嚐遍地方小吃時,那種從嘴巴開始的幸福感,其實正是健康的象徵。
然而,咀嚼退化往往悄悄發生。很多中高齡者並不自覺,直到無法咬斷蔬菜纖維、開始挑軟的吃、牙齦容易痠痛,甚至連吃飯都感覺「累」了,才意識到問題的存在。


南投二日慢活提案:從老茶農的一杯茶開始
在時光緩步的山間,品味一段溫柔的旅行
在這個節奏總是太快的時代,「慢」成為一種奢侈的生活態度。尤其對於中高齡族群而言,旅行不再追求打卡與奔波,而是一場讓身心沈澱、與人交流的療癒過程。南投,這個台灣中部的山林之鄉,擁有茶香、山嵐與溫暖人情,是實踐「人文 × 養生」旅行哲學的絕佳選擇。
我們設計了一趟南投二日慢活提案,從與老茶農的一杯茶開始,一路走進山村生活、感受自然療癒與文化溫度,讓這趟旅程,不只是移動,更是一場心靈的重整。


住進菜園裡的民宿:五感覺醒的一晚
在地飲食、花草療癒與生活美學的體驗之旅
「你知道嗎?我們的民宿窗外,不是山景也不是海景,而是一整片會隨季節變換顏色的菜園。」這是南投埔里一位農村民宿主人莊老三的開場白。他管理的民宿名字就叫「認真生活」,不是因為多詩意,而是因為每天早上六點,他真的會認真的照顧民宿中的一草一木,摘下第一把新鮮的香草,煮成一壺早安茶,享受生活在民宿環境中的五感療癒。
越來越多城市中高齡旅人,開始尋找一種不那麼匆促、也不那麼制式的旅行方式。他們不想再趕行程、拍到此一遊照,而是想要住下來、過一晚真正「貼近土地」的生活。而農村型民宿,特別是結合菜園、香草花園與主人生活哲學的空間,正好提供了一種五感全開的慢活提案。


不再走馬看花:中高齡也能享受的深度旅遊法
旅遊,不應只是「踩點」,而是一場身心的轉換與風景的對話。對於中高齡朋友而言,體力、健康與生活節奏的變化,讓傳統的「快閃式觀光」不再吸引人。與其在一日內趕三個景點、急行軍式行程,不如放慢腳步、放寬心情,真正地與地方文化、人情與風景產生連結。
這樣的旅遊方式,我們稱之為「深度旅遊(Slow Travel)」。它不只是旅遊風格的改變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轉變。對中高齡者來說,深度旅遊提供的不只是更舒服的節奏,還有對健康、體驗與社交的整體考量。以下我們從四個核心面向——慢遊節奏、健康友善、旅伴選擇與在地連結,為您解析中高齡深度旅遊的實踐方式。


森林裡的健身房:用自然步道取代跑步機
在城市中,健身房是一種標準配備。跑步機、飛輪、有氧教室,看似方便又高效,但對許多中高齡朋友而言,那些冰冷的機械與封閉的空間,常常讓人提不起勁。而在台灣,擁有豐富山林資源的我們,其實擁有一個更天然、更溫柔也更美麗的選擇:森林步道。
bottom of page